●採訪週報:風知道往哪個方向吹
關於納莉颱風,我在種種災難與悲哀當中,驚見一則散見各媒體的新聞報導,覺得自己也應該記錄下來。這是台北市內湖山區碧山路一家四口在土石流罹難的真實事件,我綜合不同媒體的報導,重新描述如下:
一名政大畢業的女生愛上只有國中學歷的男生,男的還比女的大了將近廿歲,他們的愛情沒有得到長輩的祝福,兩人婚後生了兩個小孩,在山間小屋旁種菜,賣菜維生。納莉讓他們一家四口罹難,屍體被尋獲之前,雙方的親屬在災害現場化解心結,女生的媽媽一直喃喃自語,哭著說:「我不會再反對了!」
《中國時報》九月廿日四版這則新聞的標題有「堅貞愛情遭天妒」等字眼,並不顯眼,想是顧及雙方親屬的感受吧!美國的九一一事件中,也有一些台灣人罹難,友人聊到關於一名台籍罹難者的小故事,當中的因緣,和前述內湖的悲劇竟有些許雷同:
一個男生大學畢業後在社會做事,愛上高中學歷的女同事,男方後來到美國深造,這段戀情不敵時間和空間的雙重考驗,終告夭折。男主角後來便在美國工作、娶妻,落地生根,九一一事件當天他在紐約世貿大樓上班,失蹤至今。
友人談及此事時,喟嘆的應該是「因果」。他說,如果當初男方在意這段戀情,可能不會赴美發展,也許就和原先的女友在台灣成家立業,九一一當天就不會出現在紐約了。不過,這真的有因果關係嗎?說故事的新聞界友人補了一句:「誰知道?」
內湖碧山路一家四口的命案,或許有人也會說,如果當初他們的家人不反對這樁婚事,他們也不必住到山區,納莉未必奪得走他們的性命,也不致有「堅貞愛情遭天妒」的說法了。但是,其中的因果關係真會如此嗎?誰知道!
我依稀記得美國民歌手《鮑布狄倫》的歌詞:「不管氣象報告怎麼說,風知道往哪個方向吹!」我廿多年前聽過這句話,每隔幾年總會再浮上腦海。人如何知道老天怎麼安排我們一生的悲歡離合?又如何抗拒這樣的安排?
納莉颱風肆虐台灣,到九月廿日統計,死亡已達八十一人,加上失蹤人數的話,又是百條人命不見了;前不久的九月十一日,美國遭恐怖分子襲擊,更是五千條人命的大案。每次從媒體聽聞這些消息,都手足失措,不知如何是 好,感覺竟也有些遲鈍了。
●編輯週報:關於戰爭
前一期枯萎年代電子報談的是「襲人」,像「香氣襲人春日暖」,是在人們不知不覺中輕輕地襲來、偷偷地襲來,九月十一日美國本土遭恐怖分子攻擊,其實就是偷襲,像當年日本偷襲珍珠港。至於這幾天美國對付阿富汗的種種作為是鳴鼓而尚未攻之,屬另一種型態。
左傳莊公廿九年:「凡師有鐘鼓曰伐,無曰侵,輕曰襲。」一本名叫《古代漢語》的書,對「伐、侵、襲」有所討論:
「伐」是正式的戰爭,鳴鐘鼓而出師,除了是一種禮節,也有大聲訴說對手不是的意味。「侵」是沒有理由就發動戰爭,有不宣而戰的味道,如左傳僖公四年:「侵蔡,遂伐楚。」只是偷偷進攻稱為「襲」,比「侵」更具秘密性質,左傳僖公卅二年:「若潛師以來,國可得也。」這「潛師」就是「襲」。
現代人比較不講究這些,像講納莉颱風,大家習慣用「侵襲」,是又侵又襲。又如「美國本土遭恐怖分子攻擊」,這「攻擊」兩字卻有點「伐」的味道,改用「偷襲」也許較好?
●校對週報:不幸的遭遇
新聞寫作上另有可以討論的地方,那就是「美國本土遭恐怖分子攻擊」的「遭」字。
用「遭」字通常有遭遇不幸的意涵,例如「警察遭歹徒砍傷」、「銀樓遭搶」、「一家五口遭洪水淹死」。如果寫「歹徒遭警察逮捕」、「嫌犯遭檢察官起訴」、「人犯遭判刑」,都是不妥當的,直接用「被」字應該較好。
從另一方面看,有些時候用「遭」字就有價值判斷,例如國民黨前不久撤銷李登輝的黨籍,如果寫「李登輝遭撤銷黨籍」,當然暗示了同情他的「遭遇」。這種利用文字傳達感情的技巧,記者有時會細緻地運用,很多時候卻渾然不覺,甚至誤用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